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VOF(volume of fluid)两相流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某款锂离子电池用多孔平板热管的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表明:方孔结构比圆孔结构具有更大的蒸发/冷凝传质率和管内平均流速,6方孔平板热管的当量导热系数比原始6圆孔结构提升了30.5%;热管当量导热系数随内部孔数的增加而增加,但性能提升幅度渐渐变小;在蒸发段参数不变的前提下,热管的性能是由冷凝效果及冷凝段回流效率共同决定,热管冷凝段长度的增大并没有实质性改变热管的冷热端温差,此时所定义的当量导热系数并不能反应热管的实际性能.
推荐文章
动力电池热管冷却效果实验
动力电池
电池热管理
热管冷却
温度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优化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热管理系统
基于热管技术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散热系统
锂离子电池
热管
热管理
有限元
模拟
管板结构脉动热管冷却动力电池的传热特性
脉动热管
电池热管理
二元混合物
传热特性
Marangoni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结构因素对动力电池用多孔平板热管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孔平板热管 当量导热系数 冷热端温差 VOF模型 结构因素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车辆与能源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9-565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172.4
字数 56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08/j.issn.0253-374x.192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兰萍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54 358 9.0 17.0
2 杨志刚 同济大学上海市地面交通工具空气动力与热环境模拟重点实验室 223 1176 17.0 23.0
3 郑振鹏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2 0 0.0 0.0
7 郭本涛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孔平板热管
当量导热系数
冷热端温差
VOF模型
结构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0253-374X
31-1267/N
大16开
上海四平路1239号
4-260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07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054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