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家国情怀"素养指的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1]从历史发展看,"家国情怀"是由个体—家—国—天下构成的传统中国意义的连续体,对国家的认同首先表现为天然血缘伦理基础上的情感归属,并由此扩展至对家族、家乡、邦国、王朝、天下等共同体的认同、热爱、维护,乃至自觉承担的责任和使命,而贯通天地人一体的是源于华夏礼乐和儒家伦理的中华文化。
推荐文章
从传统文化中追溯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
分封制
孔子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法家思想
戏曲文学
浅析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与家国情怀
高中语文
语文课堂
传统文化
家国情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家国情怀与审美培育的视域融合——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像”为例
来源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人文追求 家国情怀 视域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 情感归属 连续体 儒家伦理 审美培育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7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33.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怡 1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文追求
家国情怀
视域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
情感归属
连续体
儒家伦理
审美培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历史教学
月刊
1009-3435
44-1142/G4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
46-79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0
总下载数(次)
51
总被引数(次)
2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