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替芬泰片在健康人体的耐受性及其药代动力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于2017年1~6月纳入的2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300、600 mg替芬泰,两种剂量分别单、多次给药,多次给药为给药1次/d,连续给药7d,其中药物洗脱周期为2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最高血药浓度(Cmax)、最低血药浓度(Cmin)、平均血药浓度(Cavg)、一段时间内的血药浓度曲线面积(AUC0-1)、无穷远的血药浓度曲线面积(AUC0~∞)、积累指数];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健康志愿者多次口服不同剂量的替芬泰片后,替芬泰的达峰时间(Tmax)为(1.02±0.13)h,半衰期(t1/2)为(3.08±0.09)h;M8的Tmax为(3.05±0.07)h,t1/2约为(9.56±0.67)h;M9的Tmax为(4.11±0.15)h,t1/2为(6.17±0.21)h.300 mg给药剂量下,替芬泰多次给药与单次给药的Cmax、Cmin、Cavg、AUC0-1 、AUC0-∞、积累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物N-苯甲酰基-O-(二甲氨基乙基)-L-酪氨酸(简称M8)和代谢物N-苯甲酰基-L-酪氨酸-0-(N-氧化-二甲氨基乙基)-L-酪氨酸(简称M9)多次给药的AUC0-1和AUC0-∞高于单次给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9多次给药的Cmax高于单次给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0 mg给药剂量下,替芬泰多次给药的Cmax高于单次给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芬泰多次给药与单次给药的Cmin、Cavg、AUC0-1、AUC0-∞、积累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8和M9多次给药的Cmax和AUC0-1高于单次给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9多次给药的AUC0~∞高于单次给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0 mg给药剂量下,多次给药使替芬泰Cmax升高,对其暴露量AUC0~∞没有显著影响;代谢物M8和M9的Cmax增高,同时暴露量AUC0-∞增加.健康志愿者多次口服(剂量300、600 mg)替芬泰片后,600 mg剂量时1例志愿者发生了1次轻度咽喉部不适,有异物感的不良事件,判定为与药物无关,无志愿者因不良事件退出试验.结论 替芬泰片600 mg仍未表现出明显的蓄积作用,安全性高,为了取得较好的抗病毒效果,可建议每日参考剂量为600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