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试验旨在评价几种霉菌毒素吸附剂对玉米赤霉烯酮(ZEA)的体外和体内脱毒效果.分别采用pH 3.0和6.5的缓冲盐溶液为反应介质,分析比较市场上常见的12种霉菌毒素吸附剂对ZEA的体外吸附能力,依据分析结果选取体外吸附效果最好的3种吸附剂A3、A4和A6进行动物试验评价.选取健康三元杂交(杜×长×大)青年母猪40头,按日龄[(75±2)日龄]和平均体重[(29.19±0.76)kg]相近原则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不含ZEA的基础饲粮,ZEA组饲喂添加1 mg/kg ZEA的基础饲粮,试验E1、E2、E3组饲喂在ZEA组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2%的吸附剂A3、A4和A6的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通过比较不同组间猪只的生长性能、阴户宽度、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浆中ZEA含量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水平评价吸附剂的体内脱毒效果.结果表明:1)12种霉菌毒素吸附剂在不同pH反应体系中对ZEA的体外吸附效果不同,其中吸附剂A3、A4和A6对ZEA的体外吸附效果最佳,在pH 3.0和6.5的反应介质中吸附率均达到90%以上.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mg/kg的ZEA对青年母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肾脏指数,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酸脱氢酶(GLDH)、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和肌酸激酶(CK)活性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增加阴户宽度、生殖器官指数、血浆中ZEA含量及其代谢物α-玉米赤霉烯醇(α-ZOL)和β-玉米赤霉烯醇(β-ZOL)含量(P<0.05),并显著降低血清中雌二醇含量(P<0.05).3)与ZEA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的吸附剂A4和A6能使生殖器官指数恢复至对照组水平.3种吸附剂对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均有一定恢复效果.吸附剂A4能显著改善阴户红肿并降低血浆中ZEA及其代谢物的含量(P<0.05).由此可见,市场上不同霉菌毒素吸附剂对ZEA的体外吸附效果差异较大,体外吸附效果并不能完全代表体内脱毒效果,霉菌毒素吸附剂的脱毒效果评价需要体内与体外试验相结合进行.
推荐文章
玉米赤霉烯酮的毒害及脱毒技术的研究进展
玉米赤霉烯酮
毒害
脱毒技术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ZHD101的表达优化及在玉米浆脱毒中的应用
玉米赤霉烯酮
高效表达
生物降解
玉米浆
食品安全
新型霉菌毒素吸附剂对母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症缓解效果的研究
霉菌毒素吸附剂
玉米赤霉烯酮
母猪
生产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玉米赤霉烯酮的生殖毒性研究进展
玉米赤霉烯酮
生殖毒性
作用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霉菌毒素吸附剂对玉米赤霉烯酮脱毒效果的评价
来源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吸附剂 玉米赤霉烯酮 脱毒效果 体外评价 体内评价 生物标记物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猪营养与饲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16-212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S816
字数 86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67x.2020.05.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58 822 15.0 27.0
2 王金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5 170 8.0 12.0
3 杨凡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15 19 2.0 4.0
4 张俊楠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8 7 2.0 2.0
5 吕宗浩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7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吸附剂
玉米赤霉烯酮
脱毒效果
体外评价
体内评价
生物标记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物营养学报
月刊
1006-267X
11-5461/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578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