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裂缝等工程结构表面缺损与弯曲等构件变形是既有工程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与监测的重要指标,采用数字图像法可有效改善当前人工检查技术的缺点,但在工程实践中显现出定量检测中图像几何变形修正困难、局部损伤难以在整体结构中定位、无法测量钢结构空间变形等问题.结合多视角几何三维重建法的研究与应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对多视角几何三维重建的方法原理与算法实现进行讨论,列举方法实践的经典算法与高效算法;围绕数字图像法检测在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表面投影法解决成像几何变形与损伤定位、逆向工程建模与特征提取识别几何变形损伤;通过结构表面裂缝识别、大型构筑物表面损伤定位、钢结构构件变形识别等3个应用研究,阐述多视角几何三维重建法在结构表面损伤与变形识别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比较优势.多视角几何三维重建法具有设备要求低、操作方便快捷、模型色彩丰富、点云精度较高等特点,与数字图像法结合后在工程结构检测监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潜力巨大.
推荐文章
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多视角视频编码算法
多视角视频
三维重建
对应点匹配
预测编码
基于全周多视角的三维重建技术
坐标变换
三维拼接
双目立体视觉
三维重建
动态变形表面三维重建方法研究与实现
动态表面
时空关联
块匹配
三维重建
基于无人机序列图像的多视图几何三维重建研究
多视图几何
三维重建
增加式
非增加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视角几何三维重建法识别工程结构缺损与变形
来源期刊 工程力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数字图像 多视角几何三维重建 损伤识别 表面裂缝 损伤定位 弯曲变形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土木工程学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11
页数 9页 分类号 TU317+.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6052/j.issn.1000-4750.2019.10.059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健生 103 2139 25.0 45.0
2 刘宇飞 13 9 1.0 2.0
3 孔思宇 3 0 0.0 0.0
4 魏晓晨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0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数字图像
多视角几何三维重建
损伤识别
表面裂缝
损伤定位
弯曲变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力学
月刊
1000-4750
11-2595/O3
大16开
北京清华大学新水利馆114室
82-862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0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255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