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调查2018年湖北、安徽、江苏和河北4省脱粒小麦中5种镰刀菌毒素和4种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的污染情况.方法 从4省采集2018年5~6月收获的脱粒小麦371份,经乙腈-水(84:16,V:V)提取、Mycosep 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样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3-乙酰基-DON(3-acetyl-DON,3-Ac-DON)、15-乙酰基-DON(15-acetyl-DON,15-Ac-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和4种AF,共9种毒素的含量,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各种毒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4省脱粒小麦受多种镰刀菌毒素,尤其是DON的污染较为严重,而AF污染相对较轻.DON的检出率最高,为90.3%,阳性样品中DON平均污染水平为2706.3μg/kg,45.3%样品DON的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1000μg/kg;4种AF的检出率和平均污染水平均较低,其中AFB1和AFB2的检出率最高,均为3.2%,2份样品AFB1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5μg/kg,仅1份样品检出AFG2,所有样品均未检出AFG1.从地区来看,湖北省脱粒小麦中各毒素污染最严重,尤其是DON,其检出率和平均污染水平分别为100%和6314.9μg/kg;江苏省样品中ZEN的平均污染水平为1971.2μg/kg,远高于其它省份.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5种镰刀菌毒素的污染具有显著相关性,DON与已检出的3种AF及3种AF间的污染相关性均较弱或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4省脱粒小麦受5种镰刀菌毒素的污染较为严重且具有显著相关性.污染程度为湖北>安徽>江苏>河北.因此,有必要对4省脱粒小麦中多种毒素的协同污染情况进行持续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