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史学界出现了后现代历史叙事转向:在本体论上,它否认客观真实的过去与历史规律的存在;在认识论上,它关注历史叙事的情节、形式与意义的生产;在方法论上,它将叙事视作历史学知识生产的方法,关注历史学的文学化和艺术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学界从历史叙事与现实的关系出发,对后现代历史叙事进行了反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历史学家群体、读者群体、历史写作的内容与道德尺度,都受到现实生活实践的制约,历史叙事归根到底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最终体现了“历史(叙事)”与“逻辑(因果必然性)”的有机统一。
推荐文章
高等教育思潮的后现代转向——一种基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视角
教育哲学
高等教育
现代性
后现代性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教育思潮
从现代到后现代——全科医学兴起的后现代哲学审视
全科医学
后现代哲学
主体间性
效果历史
试论西方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艺术
景观设计
文脉
一种后现代的叙事模式--东西小说叙事策略探微
后现代
叙事策略
荒诞
隐喻
漫画
陌生
反讽
仿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方后现代“历史叙事”论争及其启示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历史写作 读者群体 道德尺度 文学化 因果必然性 形式与意义 西方史学界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0-220
页数 1页 分类号 I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友东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1 5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历史叙事
历史写作
读者群体
道德尺度
文学化
因果必然性
形式与意义
西方史学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双月刊
1000-4246
31-1889/C
上海桂林路100号
4-387
出版文献量(篇)
4766
总下载数(次)
3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