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无差别犯罪事件多由工作就业不顺、对政策不满、亲友邻里矛盾和犯罪人格等相关因素诱发,具有单打独斗性、负面情绪转嫁性、手段残暴性、对象选择随机性等特点,单纯依靠政府、公安等相关部门很难有效预防其发生.有必要结合网络治理理论的理念,将多种主体角色纳入考量,如地方政府、社区人员、公共场所(管理者)、售卖者、媒体、公众、领导/老师、邻居、同事/同学、亲友,等等.应该从倾听民众内心诉求、营造健康舆论环境、构建信息互通网络等方面着手预防.
推荐文章
基于治理理论的我国政府与高校新型关系探究
治理理论
市场经济
政府部门
高等学校
预防犯罪视角下的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空间句法分析
空间句法
CPTED理论
犯罪预防
历史街区
三坊七巷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家园关系:理论意蕴、现实困境与实现理路
主体间性
幼儿教育
家园关系
家园共育
家园共同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网络治理理论视角下我国无差别犯罪事件中的主体关系与预防——基于66起典型案例的分析
来源期刊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无差别犯罪 网络治理 主体关系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0
页数 7页 分类号 D6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484/j.cnki.ndxbzsb.202102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差别犯罪
网络治理
主体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0-5218
15-1051/C
大16开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16-6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37
总下载数(次)
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