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存在规模小、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能力施展受限等问题,无法满足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究其原因有:(1)新兴专业,其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不健全,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2)交叉专业,其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向尚需融合凝练;(3)综合专业,其现有科研平台还不足以支撑学科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本学科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坚持行业需求导向,充分挖掘办学特色和优势,凝练培养方向、完善以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研平台;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做好学科前沿追踪;加强校校交流互动,提升硕士点认可度.
推荐文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协同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协同创新
研究生培养
学术学位
专业学位
协同式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探析
协同创新
研究生
培养机制
科学评价
协同创新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协同创新
专业学位
实践创新能力
研究生培养
嵌入“双创”理念的地方高校管理类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管理类研究生
协同创新能力
“双创”理念
能力培养实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协同创新视角下资环专业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途径
来源期刊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研究生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科技创新能力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循环经济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0
页数 6页 分类号 G643.0|F12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3)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协同创新
研究生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科技创新能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月刊
1674-0912
12-1397/X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红旗南路247号
6-12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27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