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抓住民俗意象,传情达意 民俗意象,就是具有民俗特征的意象.例如"柳""杜鹃""梧桐""鸿雁""月"等都是古代诗歌中重要的民俗意象.六年级下册课文《古诗三首》中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就运用了"月"这一民俗意象."月",怀人,怀乡.这首诗意境很美,耐人寻味."中庭地白树栖鸦",表面上是写赏月环境,实际上却是写人物的情态,非常凝练而含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由一个人的望月想到了天下人的望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了思念怀远,含蓄不露.
推荐文章
六年级语文教学高效策略小议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
浅谈六年级文言文教学策略
六年级
文言文
教学策略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策略探究
六年级
数学复习
教学策略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有效策略分析
小学数学
六年级
有效教学
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民俗元素的选文教学策略 ——以六年级"民俗主题"课程的教学为例
来源期刊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教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3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月刊
1673-4998
32-1767/C
16开
南京山西路67号世贸中心大厦A1幢12层
28-376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0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6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