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食荚豌豆和豌豆中螺虫乙酯主要代谢物的转化情况,施药措施与残留量的相关性,残留量膳食摄入评估.方法 样品中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加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和石墨化碳黑净化,离心,上清液过滤膜后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对施用过螺虫乙酯的食荚豌豆和豌豆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及膳食摄入评估.结果 食荚豌豆和豌豆中螺虫乙酯及其4个主要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113%和84%~10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11.3%和1.7%~19%,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1 mg/kg.食荚豌豆中螺虫乙酯风险评估定义残留量为0.05~0.58 mg/kg,监测定义残留量为0.02~0.55 mg/kg;豌豆中螺虫乙酯风险评估定义残留量为0.05~0.11 mg/kg,监测定义残留量为0.02~0.090 mg/kg.食荚豌豆中主要代谢物是酮基-羟基和烯醇,豌豆中是烯醇.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食荚豌豆中的残留量与施药次数和施药剂量呈正相关,与采收间隔期呈负相关.螺虫乙酯普通人群的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是0.191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6.07%左右.结论 按本研究的施药剂量、施药次数和采收间隔期进行施药,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推荐文章
螺虫乙酯·伊维菌素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伊维菌素
螺虫乙酯
液质联用
残留分析
茶园花期用药后蜂花粉中吡虫啉及其代谢物残留的蜜蜂风险评估
茶树
蜂花粉
吡虫啉
代谢物
蜜蜂
风险评估
螺虫乙酯在大豆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螺虫乙酯
杀虫剂
消解动态
农药残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食荚豌豆和豌豆中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残留和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来源期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螺虫乙酯 主要代谢产物 膳食摄入评估 食荚豌豆 豌豆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本期专题:农兽药残留研究与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64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3)
共引文献  (94)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3)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2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7(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10)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螺虫乙酯
主要代谢产物
膳食摄入评估
食荚豌豆
豌豆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半月刊
2095-0381
11-5956/TS
大16开
北京市100029-27信箱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45
总下载数(次)
41
总被引数(次)
2351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