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工具理性主导的时代背景下,道德面临着功利化、边缘化的危机.学校正催生着具有伪善特征的学生群体,其既源于理性限度与原初欲望的矛盾,也源于外界不合理的理念规则.文章结合伪善的内涵透视,以行为动机与心理特征为切入点,对学生的伪善行为进行了类型辨析,依据程度的不同分为温和型、意欲型和侵占型三种伪善,并揭示出背后的原因是外化的价值取向、虚假的公共生活及异化的学校德育.当前学校应从教育价值的人性回归、班级公共生活的重构及道德教育的变革等方面消解学生的伪善行为.
推荐文章
企业伪善的表象与治理
伪善
道德
治理
普通人慈善行为的效应研究
个人慈善行为
自身效应
经济效应
社会效应
大学生生活世界庸俗化的根源及应对措施
生活世界
庸俗化
根源
应对措施
小学生课堂评价“失真”现象及消解策略
嵌入式评价
评价“失真”
消解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学生伪善行为的类型、根源及消解
来源期刊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学科
关键词 学生伪善行为 学校教育 班级管理
年,卷(期) 2021,(5) 所属期刊栏目 学生管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8)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学生伪善行为
学校教育
班级管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月刊
1004-5872
14-1024/G4
太原市黄陵路西巷5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0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460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