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746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0

博物

《博物》是《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她提出“复兴博物学传统,倡导博文广识”的口号,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实的世界。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ISSN:
1672-6669
CN:
11-5176/P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100101
地址:
北京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地理科学馆
出版文献量(篇)
5746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6-6
    摘要: 勤劳的“毛小胖”网友@莓果与酒-Alyiti:博物君!这毛茸茸、胖砰的背影,是真实存在的吗?有被可爱到!^@博物杂志:熊蜂。山里农家乐门口花坛就能看到。一些人在大棚养熊蜂给作物授粉,它比蜜蜂...
  • 作者: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7-7
    摘要: 多刺大树猴见愁网友@谷雨SCREAM:博物君!我朋友在加拿大拍到一种刺很多的高大植物,请问这是多肉植物吗,怎么能长这么高?博物杂志:智利南洋杉,不是多肉。这种树的树干上也全是刺,被称为mon...
  • 作者: 出离(绘图) 王辰(文/摄影)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8-9
    摘要: 劣菜作歌寄纷争周宣王把杜伯大夫给抓了起来,难道他就此要向诸侯贵族们下手了吗?西周末年,周天子与各地领主之间,围绕着土地和人口归属的矛盾曰益深重。今天周宣王抓了杜伯,明天领主们就发起“反击”—...
  • 作者: 张瑜(文/摄影)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10-15
    摘要: 上回说完黄黝家事,这回咱聊聊斗鱼。其实早在黄黝各家热闹起来之前,两条圆尾斗鱼才是我家“杂货缸”里的艳星主角。只不过因为我的无知而耽误了它俩的青春,当我亡羊补牢,再请来一位后,三条斗鱼的好戏便...
  • 作者: 张劲硕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16-25
    摘要: 自然界中,牛算是令人印象鲜明的动物;头生双角,身强力壮……然而当我们搜索有多少种牛时,就会发现许多与“本地牛”差别巨大的“外地牛”,甚至未必是同一个物种。实际上,仅人类驯化的家畜牛,就有黄牛...
  • 作者: 胡杨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26-33
    摘要: 经过数千年驯化,由原牛驯化而来的“家牛”门丁兴旺,在世界各地的品种已有上千个,而且还在不断产生新品种。按照培育方向,这些牛在产肉、产奶、拉车、耕地、皮革等功用上各有所长。
  • 作者: 何全 孟凡萌(绘图)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34-37
    摘要: 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牛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历朝历代也多有“禁宰耕牛”的法令。于是有人说古代中国,尤其是中原农耕地区,其实是很难吃到牛肉的,梁山好汉们动辄“切几斤牛肉来吃”的画面,只不过是...
  • 作者: 何长欢 唐志远(摄影)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38-45
    摘要: “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我们经常这样赞美奶牛。如今,中国人均一年消费牛奶达35.8公斤。这么多的牛奶,是怎么从牛身上挤出来的呢?奶牛们平时又过着怎样的生活?为此,《博物》编辑特意前往奶牛...
  • 作者: 张中员(文/摄影)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46-51
    摘要: 说起云南的珍稀动物,大家都知道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其实,我国陆地第二大野生动物一一1吨多重的白肢野牛,也生活在滇西南的山林里。然而就算在本地,它们也鲜为人知,有多少?过得怎么样?很少...
  • 作者: 久一 陆秋旸(绘图)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52-57
    摘要: 前不久,杰克·伦敦的经典小说《野性的呼唤》被再次搬上银幕。而持续近一年的疫情,或许也让观众想起2019年底的另_部电影《多哥》。这两部影片的主角,都是雪橇犬。如今作为一种交通运输方式,狗拉雪...
  • 作者: 久一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58-61
    摘要: 在元旦前的圣诞节中,你肯定又看到了一大堆白胡子、红棉袄的“圣诞老人”。说起来历,谁不知他来自北欧的拉普兰地区呢?芬兰旅游局早就宣布圣诞老人的总部设在那里……不过《博物》这回要告诉你的可不是这...
  • 作者: 阿槐(绘图) 韩枭扬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62-67
    摘要: 在西方故事里,女性魔法师往往被称为“女巫”。她们时而是丑怪的“老巫婆”,时而又是有才有貌的美女,但无论美丑,总会被打上神秘、狠毒的标签。究其原因,或许要追溯到女巫界的古老代表身上。本期主角,...
  • 作者: 孟凡萌(绘图) 郭晔旻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68-75
    摘要: 中东冲突一直未断,纳卡战火_点就着……不论何时,世界上好像总有些地方在打仗,或者准备打仗。或许有人觉得战争很“酷”,为看热闹而唯恐天下不乱。然而一旦战争真的来临,吃瓜群众全都在劫难逃。八十多...
  • 作者: 萧陵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76-83
    摘要: 上期我们介绍了东南亚古老的“矮黑人”尼格利陀族群。沿着古老航道继续向东,在印度尼西亚东部、澳洲北部的大小海岛上,还生活着同样卷发黑身、个子却一点儿不矮的巴布亚人。他们的血缘与尼格利陀人相近,...
  • 作者: 徐龙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84-87
    摘要: 百里香是西餐中出镜率最高的香草之一,但往往以碎末形态出现,你是否见过它的完整模样?其实它可不算舶来品,中国也有自己的百里香,并且也被吃很久了。
  • 作者: 尉鹏(文/摄影) 郑秋旸(绘图)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88-91
    摘要: 春夏季节去海边,如果走到人少沙细的沙滩上,或许你会看到一些倒扣着的“小碗”。碗口一般埋在泥沙下,看起来直径约四五厘米,而且相当圆。碗底呢,直径不到碗口一半,不过整个是漏的。透过窟窿一看,碗里...
  • 作者: 唐志远(文/摄影)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92-93
    摘要: 北方的冬天寒冷而漫长,刚好出差去西双版纳,让我兴奋不已。这里没有明显的四季,一年只有旱季雨季之分。对于拍摄昆虫,心里一直有个“最想要拍到的明星物种”名单,自从拍摄到叶螭之后,名单里几乎也就剩...
  • 作者: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94-95
    摘要: 你知道吗?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的每棵树都可以玩儿“找找看”!到了热带林区,我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盯着树皮看,这里的树干不像北方都是光秃秃的,温热潮湿的气候会让树皮长满各类苔藓和地衣。对昆...
  • 作者: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96-96
    摘要: 博物课堂公益讲座,每周日晚19:30开始(节日除外),形式为语音直播,各路专家学者、杂志作者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微信扫描二维码,在“博物课堂”公众号获取讲座信息。
  • 作者: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96-96
    摘要:
  • 作者: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97-97
    摘要: 《风物中国志·临海》觅一座城的典雅意境,听一曲山与海之歌。作为江南地区保存完好的千年府城,历代传续的山海精神和江南风骨,是临海的独特底色。面对新时代的浪潮,临海人必将谱写出新的当代篇章。
  • 作者: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6-6
    摘要: 让世界名虫当“飞机”网友@喵小雨:博物君~这是什么虫子啊!像天牛!头旁边那两根东西太大了!@博物杂志:这也算世界名虫了,中文一般叫彩虹长臂天牛,生活在南美雨林。前足有身体的两倍长,在求偶时会...
  • 作者: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7-7
    摘要: 判若两鸟网友@Yself:博物君,月饼盒上画的这是什么鸟呀,伯劳?@博物杂志:红额金翅雀,这幅画颜色太淡,真鸟是非常好看的。网友@eki海:判若两鸟。网友@我偏要哼哼唧唧:不能说一模一样,只...
  • 作者: 王辰(文/摄影) 出离(绘图)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8-9
    摘要: 草木ID卡蔊菜,产于我国南北彡个省区,生干河边或田地、路旁较阴湿处。蔊菜为一二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叶形多变,总状花序,花黄色,长角果细圆柱形。古时说的蔊菜,可能指如今蔊菜属多种植物。...
  • 作者: yinger(文/绘图)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10-11
    摘要: 浑身密布黄褐色细毛,每侧鞘翅上有14个斑点,两侧加起来就是28个。前胸背板上还有3个斑中央为“箭状斑”,两侧还各有个小斑。所以,全身的斑加起来有31个,你数清楚了吗?
  • 作者: 张瑜(文/摄影)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12-19
    摘要: 上回说到圆尾斗鱼夫妻大婚后,男1号独自接管了带娃任务。随后一个月内,母斗鱼又产了3窝卵。不过谁当爸爸,竟是两位男主角轮流坐庄。而在下一代的生存竞争中,“杂货缸”里数干条斗鱼宝宝,你猜最终能活...
  • 作者: 佳期 唐志远(摄影)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20-25
    摘要: 在漫长的演化中,一些植物成了操心的家长:它们把种子养得白白胖胖、富含脂肪等营养物质,又用干奇百怪的硬壳,将这些娇儿保护起来。然而,善寻美味的人类还是盯上了它们。经过干百年的收集、栽培则化,人...
  • 作者: 林语尘 唐志远(摄影)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26-35
    摘要: 多数坚果都很贵,其中松子是典型:身为“国货”,价格却能与进口坚果试比高。去年秋天,我们前往长白山,亲眼见证松子的采收过程,终于明白了它为什么这么贵——每一粒松子,都是人类勤劳勇敢的证明,还隐...
  • 作者: 林语尘 唐志远(摄影)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36-41
    摘要: 零食盒里的大多数坚果,都是植物最重要的种子,被硬壳严密保护着,有的外面还有厚厚的果肉果皮。人类想尽情享用它们,就得先破除这层层关卡。9月中下旬,正是浙江临安山核桃下树的季节,我们前往采访,借...
  • 作者: 彭鹏 林依婷 唐志远(摄影) 李聪颖(绘图)
    刊名: 博物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42-49
    摘要: 为了围观打松塔,我们来到长白山。车上,编辑们聊起2012年的文章“长白山找野果”,那里面提到了一种野生坚果——毛榛子。对植物爱好者来说,榛子可是一种很特别的坚果,来了当然不能错过,找它去!

博物基本信息

刊名 博物 主编 许秋汉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ISSN 1672-6669 CN 11-5176/P
邮编 100101 电子邮箱 bowu@cng.com.cn
电话 010-648420 网址
地址 北京朝阳区安外大屯路甲11号地理科学馆

博物评价信息

博物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