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强激光与粒子束

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

CACSCDJSTSACSTPCD

影响因子 0.4295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四川核学会主办,1989年创刊,1999年改为双月刊,2003年改为月刊。主要报道我国高能激光与粒子束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的成果和最新进展,内容涉及高功率激光及高功率微波与粒子束的产生、传输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加速器及高功率脉冲功率技术。被《EI》(100%)、《SA》、《CA》等收录,物理类、原子能技术类核心期刊。2002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独立... 更多
主办单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核学会 四川核学会
期刊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全国光学期刊二等奖  国家"双效"期刊 
ISSN:
1001-4322
CN:
51-1311/O4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621900
地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史尘 周朴 王小林 陶汝茂 马鹏飞 黄龙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3
    摘要: 报道了一台全光纤结构的1.5 kW线偏振光纤激光器.激光器采用振荡器结合一级放大的主振荡功率放大器(MOPA)方案.振荡器中心波长为1080 nm,工作时输出功率30 W,经放大器一级放大后...
  • 作者: 任晓东 但加坤 周少彤 张思群 徐强 李晶 段书超 蔡红春 谢卫平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4-5
    摘要: 利用FOI-PERFECT程序对X箍缩进行了3D数值模拟研究,给出了X箍缩的物理图像和动力学过程,探讨了Z箍缩中出现磁重联的可能性,并指出如果双丝Z箍缩中能够出现磁重联,那么X箍缩是更有利于...
  • 作者: 江伟华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8-12
    摘要: 综合论述了高重复频率脉冲功率技术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障碍和工程问题.从实用的角度归纳了脉冲功率源设计时经常遇到的矛盾关系.结合目前的技术发展动态,探讨了未来这项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主要方向.目前,高...
  • 作者: 于诗杰 卢芳 韩香娥 龙敏慧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4-28
    摘要: 相干光经湍流传输引起光强闪烁效应,理论研究表明利用部分相干光可降低该影响,而相关的实验验证鲜有报道.利用水介质的对流湍流池模拟产生了Rytov方差为0.04~0.16的湍流,进行了弱起伏区湍...
  • 作者: 李宾中 李晓庆 汤明玥 陈晓文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33-38
    摘要: 给出了部分相干平顶光束通过非Kolmogorov湍流传输的湍流距离解析表达式,并研究了非Kolmogorov湍流的湍流广义指数、内尺度、外尺度和光束参数对部分相干平顶光束湍流距离的影响.研究...
  • 作者: 张黎 李牧 王刚 谭福利 赵剑衡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55-60
    摘要: 建立了基于流固耦合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舵面结构在激光辐照下静气动弹性模型,流体控制方程为三维雷诺平均N-S方程,分别采用了中心格式和AUSM+up格式对粘性项和对流项进行空间离散,时间推进采用了...
  • 作者: 张萍 李建平 费春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79-86
    摘要: 在多聚焦图像的融合过程中,对源图像采用固定大小的分块会导致融合后的图像存在块效应、边缘模糊甚至聚焦错误.为了克服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人工鱼群优化分块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源图像...
  • 作者: 凌强 吴潇 钟宇 黄树彩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93-98
    摘要: 为了减少红外图像中背景边缘对检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具有鲁棒性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核各向异性扩散模型进行背景预测,再与原图像差分实现弱小目标检测.为了提高算法的自适应能力,提出了一种...
  • 作者: 幺周石 朱彬 李晓峰 秦开宇 蒋大钢 黄健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99-104
    摘要: 在远场散斑投影成像系统上整合大气闪烁指数测量功能,有助于全面分析激光大气传输特性及其对光电系统性能的影响.但是在大口径接收时,大气闪烁会因孔径平滑效应而变得微弱,光源稳定性引起的强度起伏会更...
  • 作者: 李旭 王敬 王颖 陈金忠 马瑞玲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11-116
    摘要: 为了减小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中光谱线的自吸收效应,提高激光光谱分析技术对物质中高含量元素的检测水平,实验采用了一种平面反射镜装置约束等离子体,比较了有或无平面反射镜装置时光谱线的线型变化...
  • 作者: 唐勇 王丽 罗勇 陈辉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22-127
    摘要: 利用等效电路理论,初步设计了窗片厚度为1.32 mm的回旋行波管盒型输出窗,再加入感性膜片,更改窗片形状,最终设计出了能承受25 kW平均功率、相对带宽达到14%、窗片厚度达到1.7 mm的...
  • 作者: 唐恩凌 夏瑾 张庆明 施晓涵 王猛 王迪 相升海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47-150
    摘要: 为研究超高速碰撞天然白云石板产生闪光温度衰减阶段的演化特征,利用二级轻气炮和瞬态光纤高温计,进行入射角度(与靶板平面的夹角)为45°、碰撞速度分别为1.9,4.2 km/s两种条件下的超高速...
  • 作者: 于向前 宗秋刚 杨成佳 许峰 贾向红 邹鸿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55-160
    摘要: 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对中能电子成像仪探头的机械结构进行了设计,为保证探头单元暴露于外辐射带辐射环境12年的总剂量小于5 krad,确定其壳体厚度为约3 mm的铜,探头的角分辨率为20°;根据带电...
  • 作者: 严鸿维 吕海兵 张尽力 王韬 袁晓东 赵松楠 郑万国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61-164
    摘要: 通过理论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研究了以双层膜的方式实现三波长增透的途径.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采用酸催化与碱催化溶胶混合的方式调控了溶胶折射率,并配制了双层复合膜所用的两种溶胶,制备出了351 ...
  • 作者: 叶亚云 廖威 张丽娟 张传超 栾晓雨 王海军 蒋一岚 袁晓东 陈静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65-168
    摘要: 将银镜反应与金属催化化学刻蚀相结合,在室温附近成功地制备出了硅纳米线尖端阵列,其长度为4~7 μm,中间部分的直径在100~300 nm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无毒、可控以及低成本,且不...
  • 作者: 何婉婧 何移 周斌 高杨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69-174
    摘要: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的谐振频率会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产生漂移,对于FBAR滤波器而言,这种温度-频率漂移特性会导致其中心频率、插入损耗、带内纹波等性能发生变化,降低其在电学应用中...
  • 作者: 何勇 潘绪超 贲驰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86-191
    摘要: 为了验证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脉冲发生器的可行性,设计了一种小型脉冲发生器试验模型.对发生器的初始磁场与磁芯转变过程进行了分析与计算,建立了发生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并结合试验测量的负载电阻电压得出...
  • 作者: 徐卫彬 罗冰峰 贾欢 郑亚伟 郭玉辉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197-200
    摘要: 针对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注入器Ⅱ的控制中对于同步触发信号的要求,设计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高精度同步控制器,它能为加速器设备提供同步工作所需的脉冲信号.控制器采用粗延...
  • 作者: 刘志勇 郭海兵 马纪敏 黄洪文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05-210
    摘要: 作为一种有竞争力的能源系统,Z箍缩聚变裂变混合堆(Z-FFR)正在开展概念研究,包层研究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建立了Z-FFR包层设计模型,分析了包层影响因素、中子平衡、通量与功率密度、燃耗...
  • 作者: 刘永康 卢冬华 王飞 黄洪文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34-238
    摘要: 针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混合堆次临界能源包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严重事故缓解系统——工程通道注水系统,采用通道注水的方法直接导出燃料区衰变热,同时与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结合,实现燃料区非能动长期...
  • 作者: 冉光明 汪小琳 肖成建 陈晓军 龚宇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39-243
    摘要: 采用程序升温热解吸(TPD/TDS)方法对Li4SiO4陶瓷小球的水解吸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解吸过程中主要存在四个解吸峰;其中100℃附近的峰可解释为物理吸附水;150,250,...
  • 作者: 侯京伟 熊亮萍 胡胜 龚宇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44-249
    摘要: 等离子体排灰气处理系统是聚变反应装置氘氚燃料循环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环节.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从反应后的排灰气中回收剩余的氘氚燃料,并处理壁材料净化、系统维护等非正常运行模式以及分析与辅助系统中产...
  • 作者: 刘志勇 曾和荣 王少华 黄洪文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54-258
    摘要: 为了验证国际热核聚变堆(ITER)的产氚和能量获取等性能,各国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实验增殖模块(TBM)设计方案.其总体功能相同,但具体技术路线有区别,不同之处包括冷却剂选择、产氚材料选择、中子...
  • 作者: 刘志勇 曾和荣 李正宏 王少华 黄洪文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64-269
    摘要: 磁体支撑结构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的重要部件,对其进行力学特性分析研究是确保整个反应堆正常运行的关键.通过对磁体支撑结构各工况下的强度、刚度的数值分析,给出了磁体支撑结构对应工...
  • 作者: 刘志勇 曾和荣 李正宏 梁尚明 王少华 郭海兵 钱达志 马纪敏 黄洪文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70-275
    摘要: 详细介绍了ITER驱动的次临界包层结构设计,沿环向360°整个次临界包层被分成36瓣,单瓣包层以等离子工作腔为分界面被分为内、外两部分,分别由第一壁结构、支承结构、燃料区结构、产氚区结构和锆...
  • 作者: 侯京伟 彭述明 熊亮萍 胡胜 龚宇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76-280
    摘要: 根据设计,未来聚变堆等离子体排灰气中除了氘氚还含有以惰性气体为主的杂质气体,会在钯膜纯化氢同位素的过程中产生不容忽视的浓差极化现象,降低排灰气的处理效率.针对这一现象,以氢氦混合气为源项,研...
  • 作者: 侯京伟 杨义斌 熊亮萍 罗阳明 肖成建 陈晓军 龚宇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81-286
    摘要: 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无机质子导体BaZrO3.研究了助熔剂的添加对材料的合成温度及微观形貌的影响.通过添加LiF及Li2CO3为助熔剂,可以在1500℃,保温8h合成很好的单相样品.且LiF...
  • 作者: 单建强 史涛 张博 钱达志 黄洪文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87-291
    摘要: 针对压力管式超临界水堆(PT-SCWR)新型62棒设计,其功率密度与燃料温度、冷却剂密度/温度紧密耦合,利用中子物理分析程序(WIMS-AECL)和子通道分析程序(ATHAS),对该设计堆芯...

强激光与粒子束基本信息

刊名 强激光与粒子束 主编 杜祥琬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核学会 四川核学会  主管单位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1-4322 CN 51-1311/O4
邮编 621900 电子邮箱 hplpb@caep.ac.cn
电话 0816-2485753 网址 www.hplpb.com.cn
地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强激光与粒子束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2. 全国光学期刊二等奖
3. 国家"双效"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