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地理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4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

炎黄地理

YanHuang Geography
曾用名: 太行山(-2013)

主办单位:
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
ISSN:
2096-6185
CN:
14-1368/K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030006
地址:
太原市小店区党校路11号
出版文献量(篇)
54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王军伟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6-9
    摘要: 故宫是古代宫殿建筑杰作,其占地面积超过720000㎡,拥有九千余个宫殿,全部装饰有木结构部件,黄色玻璃屋顶以及蓝白两色石材底座的华丽画作.宫殿沿中轴线排列,两口张开,南侧与北侧呈直线对称.这...
  • 作者: 徐皓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10-13
    摘要: 北京护国寺位于北京市的西城区,是在清代初期有所记载的藏传佛教寺,要追溯寺庙的建立时间则需要往前推进到元朝,期间最初名字应当是北崇国寺,之后在明朝经历修缮之后更名为大隆善寺,而后遭遇火灾又进行...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14-17
    摘要: 颐和园是皇家园林,是晚清时期备受关注的政治场,园林的盛衰昭示着帝王家的起落,园林的变换影缩着国家的动荡.数百年来,颐和园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妙的建造结构而享誉世界,却也因那许多年的蒙耻而饱...
  • 作者: 王锐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18-21
    摘要: "四合院"这个名称与其建筑的表现形式密切相关,既就是四方规整的院落里四周都是房屋建筑,将院子围在中间,故得名"四合院".北京城的四合院以其悠久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建筑布局无疑成为了北京独具特色...
  • 作者: 张伟峰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22-25
    摘要: 小到牙牙学语的孩子,大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作为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天安门的,天安门似乎已经成了所有中华儿女心中永恒的关于国家的印象.天安门气势雄浑,高大的城楼上正中间的门洞上方悬挂着毛主席画像,两...
  • 作者: 巴音其其格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26-29
    摘要: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夏末至秋,新鲜的葡萄挂满藤枝.历史上葡萄从地中海沿岸发端,沿着丝绸之路首先传入我国新疆地区,而后广为流传并形成多样的葡萄文化.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来看,新疆是中...
  • 作者: 巴音其其格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26-29
    摘要: 据出土文物佐证,自先秦时期我国新疆地区就有葡萄的实物出现,随着葡萄的广泛种植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渐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以不同形式运用于陶器、纺织品、铜镜中,并由新疆传入中原地区,葡萄文...
  • 作者: 刘景浩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30-33
    摘要: 天安门高37.4米,长66米,大门顶部的塔楼有九房宽,五房深.根据《易经》记载,数字9和5相结合,象征着主权国家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大门旁有两对石狮子蹲着,还有两根石柱.毛泽东的画像挂在中央大...
  • 作者: 赵力冬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34-38
    摘要: 一提到南锣鼓巷,大家可能第一个印象只是一个具有特点的名片,但对于那些没有到过这里的人却是有很强的吸引力,就像两块磁铁相遇,一定要去看看这个具有老北京特色的胡同的缩影代表.其实这个胡同既有传统...
  • 作者: 姚瑶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39-42
    摘要: 历史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旅游胜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观赏、游览价值.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大量的古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和古街区、古巷、四合院都成为了北京的文化代表.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
  • 作者: 王婷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43-46
    摘要: 在古长城的衬托之下,八达岭公园更显雄伟壮观之风,这是充满绿色生命气息的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做出了极大的奉献,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
  • 作者: 王婷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43-46
    摘要: 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有“长城脚下的绿色明珠”的美誉,园内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景观资源极佳,同时它也是春天最长、夏日最清凉、秋彩来临最早且最艳、冬雪最富意境的地方。而这所公园正位于北京北部延庆县境...
  • 作者: 董肖肖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47-50
    摘要: 建筑群介绍 故宫拥有现存完好的古代建筑群,完美体现了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故宫不仅在建筑技巧和艺术学方面达到巅峰,而且还蕴含着我国古代中庸以及皇权至上等思想.故宫始建于明朝1406年,当时...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51-54
    摘要: 自2019年6月1日起,八达岭长城风景区正式对整个风景区实施全网络实名制预订系统,每天最多可容纳65000名乘客.措施实施后的四个月里,旅客人数与上年同期相比没有增加,特别是夏季高峰期旅客数...
  • 作者: 徐皓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55-58
    摘要: 起源 卤煮小肠相较于北京烤鸭、北京涮羊肉这些已经火遍大江南北的名菜系来说,名头略显单薄,但真正知道卤煮小肠的人是绝不会轻视它的.很多人对它的认识来自于它的"俗",认为它是古代穷人才会吃的食...
  • 作者: 王军伟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59-63
    摘要: 豆汁作为北京小吃的代表,其整体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显著地体现出了物虽小,地位高的特点.对于一个老北京来说,豆汁甚至是他们心系一辈子的味觉偏好和记忆. 豆汁的历史背景分析 据有文字可考的记载...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64-67
    摘要: 饽饽的定义和发展 饽饽是旧时北京人对于面食的统称,饺子可以被成为煮饽饽,烙饼可以被成为硬面饽饽.饽饽一词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指满语词汇;二是蒙古人的说法,即在元朝被称为蒙古饽饽,到了...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64-67
    摘要: 北京的糕点行业发展特点较为突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吸收了满、汉、回、藏、蒙等民族食物的精华,融合了南北、荤素、咸甜等特点,形成了与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的“京味糕点”。老北京人也将糕点称为“饽...
  • 作者: 张伟峰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68-70
    摘要: 爆肚儿是北京标准小吃,口味比北方人更适宜,在南方很少见到.爆肚儿在佐料方面的内容和涮羊肉的内容相差并不大,只是比较简单,基本上是麻酱,比较像涮羊肉的佐料韭菜花.所谓爆肚,其实是羊胃和牛胃的一...
  • 作者: 张伟峰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68-70
    摘要: 爆肚儿的起源和存在年限已不好考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是清真的饮食。现在北京留存下来的老号都是清真馆,但在很多小吃街上所见到的爆肚儿,已经没有民族之分,更谈不上吃爆肚儿的讲究了。北京的爆肚儿...
  • 作者: 王婷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71-73
    摘要: 如今,可以在首都北京各处找到"老北京炸酱面".炸酱面已成为旧北京的代表食品,它出现在餐馆以及街边小摊.除炸酱面外,北京小吃还具有许多不同的风味和独特的风味,北京有各种各样的面条,值得研究.
  • 作者: 王军伟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74-76
    摘要: 北京烤鸭是一种传统美食,它有很高的象征性.它代表着北京乃至中国,具有一定的意义,它的存在也时刻提醒着人们它存在的意义,一道烤鸭从鸭子的选择到喂养再到食材的处理以及烹饪,每一餐都是厨师一步步实...
  • 作者: 徐皓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77-80
    摘要: 冰糖葫芦是老北京传统的特色小吃,也叫做糖葫芦.老北京的冰糖葫芦以其晶莹剔透的外表、酸甜可口的口感以及蕴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寄托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冰糖葫芦可以说是老少皆宜,好吃的同时还非...
  • 作者: 刘景浩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81-84
    摘要: 王府井的小吃街是每一个到过北京的人都必然去打卡的地方,这里不仅有能够给你带来味蕾冲击的各种美食等着你去品尝,还有古香古色的建筑让你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不同文化带给你内心的涤荡.这里包含全国各...
  • 作者: 赵力冬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85-87
    摘要: 王府井的小吃街以其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包罗万象的美食种类以及原汁原味的北京风貌吸引着大量的古今中外游客.王府井小吃街的闻名不仅仅在于它的独具特色的美食结构,还有其建筑和文化特点.置身其中,让...
  • 作者: 赵力冬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85-87
    摘要: 王府井位于北京市的中心,是远近闻名的购物与就餐的好去处。特别是王府井的小吃街,坐落于王府井大街的南边,汇集着北京以及其他各地的特色风味小吃。小吃街内的店铺和摊位超过百余个,每日超大的客流量和...
  • 作者: 芦栋浩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88-91
    摘要: 震惊中国考古学界的西周大河口墓地的发现,让史书上从未露面的霸国再现人间.墓里出土了大量铸有铭文的精美青铜器,其中造形奇特、纹式精美的器物精华展陈在山西省临汾博物馆晋霸春秋第一展厅中. 铜人...
  • 作者: 张沙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92-95
    摘要: 研究背景 死亡是一种通过仪式,它包括分离、阈限和聚合阶段.对汉族而言,将死者的存在状态转化为祖先、实现生者的情感过渡是一种考验.梓潼是一个汉族为主体的地区,其葬俗具有地方性,其中,五方开路...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96-100
    摘要: 直到现在,天坛仍然是国内存留的最大的古代具有祭祀作用的建筑群.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天坛具有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历史、科学和艺术上面,也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供我们欣赏、瞻仰和学习.我们可以透过这...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8期
    页码:  96-99
    摘要: 北京有很多的名胜古迹,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从中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也能倾听到它们诉说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说说国内存留至今的一处坛庙建筑群——天坛。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天仪式、祈求平...

炎黄地理基本信息

刊名 炎黄地理 主编
曾用名 太行山(-2013)
主办单位 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  主管单位 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2096-6185 CN 14-1368/K
邮编 030006 电子邮箱 yanhuangdili@vip.163.com
电话 0351-6080302 网址
地址 太原市小店区党校路11号

炎黄地理评价信息

炎黄地理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