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提出的测井解释方法,运用人工神经元网络识别系统,在整个解释井段能灵活,准确地逐点选取合适的解释模型,并利用自然伽马能谱和其它测井资料准确确定和计算出各粘土矿物含量。在解释结果中增加了对油田开发有指导意义的一道:粘土矿物体积分析。特别是该解释方法中的逐点描述解释模型技术,打破了以往在选取解释模型时,将地层分为若干层段的做法。大大提高了测井解释的精度及解释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实验证明,这种技术是切实可行并很有发展前景的。本文给出了一口井的处理结果。在处理过程中未进行分段,未调节参数,没有进行任何人工分析,程序即可识别和计算出各岩石矿物成份,特别是粘土矿物成份,处理结果与取芯分析结果基本相符。
推荐文章
CMAC神经元网络在CSTR系统建模中的应用
神经元网络
CMAC网络
连续搅拌釜系统(CSTR)
建模
神经元网络的FPGA硬件仿真方法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流水线
生物神经元网络
基于过程神经元网络的动态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动态系统
过程神经元网络
预测预报
学习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神经元网络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江汉石油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测井解释 粘土矿物 孔隙度(神经元网络识别系统) 程序
年,卷(期) 199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1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大力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测井解释
粘土矿物
孔隙度(神经元网络识别系统)
程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汉石油科技
季刊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大学园路18号江汉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5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3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