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弓形虫主要表膜P30抗原免疫小鼠所诱导的免疫性保护作用及免疫保护机制.方法将单克隆抗体免疫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的P30抗原免疫C57BL/6纯系小鼠,然后用弓形虫RH株速殖子和Fukaya株包囊攻击感染,观察P30抗原免疫对急性弓形虫感染鼠死亡时间及慢性感染鼠脑内包囊形成的影响,同时对感染后不同对间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IL-2及IFN-r细胞因子水平和脾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P30抗原免疫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减少脑内包囊的形成数量,增强小鼠抵抗急慢性弓形虫感染的能力.在感染后不同时期免疫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及IFN-r、IL-2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鼠,而且免疫鼠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细胞的数量在感染早期升高较快,至感染后第4周达高蜂,两者的比值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 P30抗原免疫对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细胞免疫可能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弓形虫主要表膜P30抗原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泰山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弓形虫 P30抗原 保护作用 免疫应答
年,卷(期) 200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84.5
字数 36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7115.2001.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秀春 泰山医学院病原学教研室 31 155 7.0 10.0
2 周世昌 泰山医学院病原学教研室 11 68 5.0 7.0
3 杨春贵 泰山医学院病原学教研室 37 186 8.0 12.0
4 刘锦华 泰山医学院病原学教研室 28 126 7.0 9.0
5 李永华 泰山医学院病原学教研室 9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弓形虫
P30抗原
保护作用
免疫应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泰山医学院学报
月刊
1004-7115
37-1199/R
大16开
山东省泰安市长城路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2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