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德曼的解构方法深受德里达的影响,但他的关注点、研究方法以及切入角度与德里达截然不同.德曼拒绝提供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而宁愿以细读的批评策略潜入具体的哲学文本与文学文本.倘若细心梳理德曼的著作和论文,我们将发现他的目光始终未曾离开以下几个问题:浪漫主义和后浪漫主义的重新评价、当代批评理论的状况、传统美学意识形态与修辞学.然而在他的批评生涯中,有过一次最显著的、涉及方法论和语言观的转变,即从关注主体转为关注语言的修辞.正是这一转变标志着他从现象学批评家变为解构批评家.
推荐文章
工程与工程主体性
工程
工程主体
工程主体性
自然
社会
论教科书评价的主体性特征
教科书评价
主体需要
主体性特征
关于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
探索
课堂教学
评价
主体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保罗·德曼:从主体性到修辞性
来源期刊 外国文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主体性 意向性 修辞性 讽喻
年,卷(期) 2001,(2)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述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0
页数 7页 分类号 I712
字数 116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5529.2001.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颖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2 3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7)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体性
意向性
修辞性
讽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文学
双月刊
1002-5529
11-1248/I
16开
北京西三环北路19号
2-45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6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63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