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沪3菌株的子实体收集、分离、鉴定得到157株单孢子萌发的单核菌丝体,以其中73株孢子单核体为材料进行交配实验,经过三轮交配反应,结果表明,木耳的交配型符合四极性交配系统的分布规律.根据四种交配反应情况把73株孢子单核体分为四组,并从四组中挑选出B17、B177、B101、B65作为四种交配型的标准菌株;与此同时,从沪3菌株的双核菌丝体制备的原生质体中获得53株原生质体单核体,对这些单核体进行交配,确定出两种亲本交配型,以Y150(A1B1)和Y121(A2B2)作为标准菌株,将两个亲本交配型标准菌株与四个孢子单核体标准菌株进行交配反应,初步确定出四种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分别为: B17 (A2B2)、B177(A1B1)、B101(A2B1)和B65(A1B2).
推荐文章
不同袋型对黑木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袋型
厚度
产量
泡发率
黑木耳富集沙棘黄酮栽培效果研究
黑木耳
沙棘果渣
栽培
总黄酮含量
黑木耳烘干控制系统的研究
黑木耳
热泵
单片机
控制
微波辅助提取黑木耳多糖的研究
黑木耳多糖
微波
提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木耳交配型的研究
来源期刊 菌物系统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孢子单核体 原生质体单核体 四极性交配系统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9-564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39.5
字数 29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472.2002.04.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娟云 延安大学生物系 41 431 12.0 20.0
2 曹晖 4 56 3.0 4.0
3 潘迎捷 4 207 4.0 4.0
4 张红 南京农业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微生物系 6 6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127)
二级引证文献  (219)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9(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0(2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2(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3(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5(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孢子单核体
原生质体单核体
四极性交配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菌物学报
月刊
1672-6472
11-5180/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2-49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41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