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食用菌       
摘要:
从不同方面对香菇多糖的分离、纯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香菇颗粒的粒径为2-3mm,原料/水(W/W)=1:20~1:25时,乙醇终浓度在70%左右时效果最佳,可以得到较多的多糖粗品.BECM法脱蛋白的结果表明,杂蛋白的去除率为99.98%.甲醇分级沉淀后的多糖分为L1,L2,L3三个级分,分别测其比旋,并用酸完全水解L1,L2,L3,作纸层析结合苯酚-硫酸法的测定结果表明,L1,L2,L3的葡聚糖含量分别为68.09%,79.25%,100%.比较自然干燥法,高温烘干法,真空低温冷冻干燥法的干燥结果发现,自然干燥法耗时太长且干燥不彻底.而高温烘干法则会使多糖严重降解.真空低温冷冻干燥法虽然能耗较多,但条件温和,应是制备有活性生化制品的有效方法.
推荐文章
姬松茸子实体多糖分离纯化研究
姬松茸
多糖组分
分离纯化
理化性质
枣多糖分离测定方法研究
多糖
提取
薄层色谱
分离
香菇多糖的纯化及电镜分析
香菇多糖
纯化
扫描电镜
香菇中多糖的分离与检测
香菇
多糖
双糖
提取
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香菇多糖分离纯化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用菌 学科
关键词 香菇多糖 分离 纯化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S6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310.2002.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永亮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系 10 279 8.0 10.0
2 王卫国 河南南阳理工学院生化工程系 1 70 1.0 1.0
3 韩山宝 1 7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504)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6(2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07(49)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08(51)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09(5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10(6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5)
2011(5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2(5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13(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4(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5(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6(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7(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8(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香菇多糖
分离
纯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用菌
月刊
1003-8310
53-1054/Q
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84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