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 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由于学习水平的参差不齐和思维能力的强弱不一,在上课时老师如讲得太浅,学生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如讲得太深,则学生如听天书,找不到头绪,容易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无疑处设疑,有疑处释疑”的原则。课堂提问的重要之处在于切中学生的疑惑之点,设置悬念,从而激起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的
推荐文章
把握时机,提升数学课堂设疑实效
小学数学
课堂设疑
时机
实效
高中历史课堂设疑教学的运用分析
历史教学
设疑
运用分析
设疑——课堂活力的助推器
设疑
课堂活力
助推器
课堂激疑有"三法"
释疑
解疑
情境
思考
猜想
寻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疑处设疑,有疑处释疑
来源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中学 历史 教学 高中 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
年,卷(期) 2003,(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3.510.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汤残云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学
历史
教学
高中
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历史教学
月刊
1009-3435
44-1142/G4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
46-79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0
总下载数(次)
51
总被引数(次)
2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