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沉积了氮化硅薄膜,反应气体为氨气和硅烷.这些薄膜在不同条件(温度、时间和气氛)下进行了炉温或快速退火.对太阳电池而言,氮化硅薄膜不仅是有效的减反射层而且也有表面钝化和体钝化作用.利用椭圆偏振光谱、反射谱、红外吸收谱和准稳态光电导(QSSPC)分析了氮化硅薄膜的特性.实验发现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氮化硅薄膜的厚度下降而折射率增加,可以归因于在退火过程中,薄膜愈加致密.红外吸收谱的研究发现,氮化硅中氢的含量在退火过程中有明显的下降,而QSSPC测量的样品寿命有同样的变化.这些结果显示氮化硅的钝化作用与其中的氢含量有关.
推荐文章
富纳米硅氮化硅薄膜光致发光机制
纳米硅
氮化硅薄膜
光致发光
发光机制
蓝宝石和硅衬底上氮化硅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磁控反应溅射
蓝宝石
氮化硅薄膜
性能
氮化硅粉体水基悬浮液电动特性的研究
氮化硅水基悬浮液
电动特性
聚电解质
Zeta电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ECVD氮化硅薄膜的沉积和退火特性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氮化硅 PECVD 退火
年,卷(期) 2003,(z1) 所属期刊栏目 能源与环境材料国际研讨会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7
页数 3页 分类号 TQ17
字数 3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29-6579.2003.z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艳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47 236 9.0 14.0
2 许颖 39 349 12.0 17.0
3 王文静 35 350 10.0 18.0
4 励旭东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7 28 3.0 5.0
5 卢殿通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7 15 2.0 3.0
6 赵玉文 13 262 5.0 13.0
7 顾亚华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 3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氮化硅
PECVD
退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529-6579
44-1241/N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46-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1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557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