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构建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OP2)基因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用于筛选弓形虫新的诊断抗原和疫苗分子.方法:根据ROP2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方法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ROP2基因片段,再克隆到pGEX-4T-1质粒,重组质粒经酶切及PCR鉴定,而后进行测序;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ITP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ROP2基因PCR产物大小与预期相符,约1 043bp,重组质粒经酶切及PCR鉴定表明获得正确重组子,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基本吻合;SDS-PAGE及免疫印迹显示ROP2融合蛋白表观分子量约为55kDa,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17%,具有一定的免疫反应性.结论:克隆并表达了弓形虫ROP2基因,为下一步弓形虫诊断及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OP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弓形虫
棒状体蛋白ROP2
克隆表达
弓形虫ROP2基因的体外扩增及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
弓形体属
棒状体蛋白2
疫苗
基因重组
基因表达
疫苗
克隆
弓形虫分泌蛋白ROP2的原核重组表达与免疫反应性鉴定
刚地弓形虫
棒状体蛋白ROP2
原核重组表达
免疫反应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弓形虫ROP2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来源期刊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ROP 2 基因克隆 融合表达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著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1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
字数 27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507.2004.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晓光 第一军医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59 689 17.0 23.0
2 吴昆 第一军医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5 56 4.0 5.0
3 支国舟 第一军医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 9 2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刚地弓形虫
ROP 2
基因克隆
融合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季刊
1005-0507
11-3158/R
大16开
北京丰台东大街20号
80-105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3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6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