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构建一个恶性疟原虫红前期多表位融合抗原基因(PfCP-TCL),并在毕氏酵母中进行高效分泌表达.方法:选取了疟原虫红外期疫苗候选抗原CSP、TRAP和LSA-1中的一些重要T、B细胞表位,按一定的次序加以串联连接,并全合成该融合基因.在毕氏酵母中进行分泌表达,并纯化表达产物.结果:合成的基因在毕氏酵母中高水平分泌表达,产量达1 g/L以上.经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2步纯化过程,获得纯度在95%以上的重组蛋白.结论:全合成的多表位融合抗原基因能在毕氏酵母中高水平分泌表达,并产生一种工艺简易的纯化方法.大量获得该重组蛋白为探讨其免疫学功能及作为多价联合疫苗的成分提供了基础.
推荐文章
恶性疟原虫类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恶性疟原虫
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恶性疟原虫新的PDZ包含蛋白编码区基因的分离与克隆
恶性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PDZ结构域包含蛋白
丙型肝炎病毒与恶性疟原虫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在小鼠及家兔中免疫应答的研究
丙型肝炎病毒
恶性疟原虫
多表位抗原
DNA疫苗
免疫应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恶性疟原虫红前期多表位融合抗原基因的构建及其高效表达
来源期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红前期 多表位融合抗原 基因表达
年,卷(期) 2004,(1)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疟疾、囊虫病、乙型肝炎等疾病的基因工程疫苗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4
页数 3页 分类号 Q781|Q786
字数 23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8-879X.2004.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卫庆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58 253 9.0 13.0
2 张青锋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6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恶性疟原虫
红前期
多表位融合抗原
基因表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月刊
0258-879X
31-1001/R
大16开
上海市翔殷路800号
4-37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782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6440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