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戏曲的虚拟性的表演程式,来自生活,但比生活更高、更典型。它决不是自然主义式的照像翻版。它的表演动作,不仅和生活“形似”,而且能“传神”,使人物动作美化、舞蹈化。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不能随便,不能含糊。这虚拟性的程式,正是现实主义戏剧美学原则的具体化,与自然主义是不相容的。
推荐文章
不一样的西行漫记
磁器口
泸沽湖
白沙镇
浅谈"玩"与"学"的关系
小学语文
多元化
玩转课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柳子戏《玩会跳船》漫记
来源期刊 戏剧丛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柳子戏 《玩会跳船》 表演程式 人物塑造 思想感情 台词
年,卷(期) 2004,(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
页数 1页 分类号 J825.5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柳子戏
《玩会跳船》
表演程式
人物塑造
思想感情
台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戏剧丛刊
双月刊
1000-7288
37-1022/J
济南市山大北路27号
出版文献量(篇)
361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