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技术,对灰树花菌株Gr1进行了紫外诱变处理.经过粗筛和精筛后,从50株诱变株中选出两株多糖含量和产量明显优于原始菌株的突变株Gr1a和Gr1g,其产量分别为1.74%和1.62%,多糖质量含量(w)分别为11.67%和12.01%.经过摇瓶试验以及发酵试验,两株诱变菌株Gr1a和Gr1g菌丝得率和多糖含量都很稳定,表明所得突变株是比原始菌株更优秀的稳定高产、高多糖含量的新菌株.
推荐文章
灰树花不同配方栽培研究
灰树花
配方
栽培
灰树花交配型鉴定分析
灰树花
单核体
OWE-SOJ技术
核迁移试验
交配型
灰树花发酵液提取多糖的比较研究
灰树花发酵液
多糖
提取
灰树花液体培养及其胞外多糖的实验研究
灰树花
液体培养
胞外多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灰树花紫外诱变育种研究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灰树花 紫外诱变育种 发酵
年,卷(期) 2004,(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67.035
字数 24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29-6579.2004.02.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刚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61 954 13.0 23.0
2 李宝健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0 1229 20.0 34.0
3 徐志祥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205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23)
二级引证文献  (208)
198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1(25)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2(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5(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8(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2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灰树花
紫外诱变育种
发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529-6579
44-1241/N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46-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17
总下载数(次)
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