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芥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与感官性状的关系,以指导居民通过观察腌菜的感官变化来判断其亚硝酸盐的含量,适时食用酸菜. 方法在实验室模拟腌渍芥菜的条件下,选用大肉芥菜分别用无盐温米水和1.5%、3%、6%、9%的食盐进行腌制,然后用<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其亚硝酸盐的含量,并密切观察其颜色、气味的变化与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 结果亚硝酸盐含量达到高峰时腌莱呈青黄色,达到最低水平时腌莱呈金黄色,味酸、脆口,但如放置时间太长,亚硝酸盐含量会再次升高,颜色也会转为黄褐色、褐色,有臭味. 结论腌渍芥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可通过感官判断,食用酸菜以颜色金黄、味酸、脆口时为最安全.
推荐文章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亚硝酸盐
分光光度法
Griess试剂
酸菜
食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腌渍芥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感官性状的变化
来源期刊 中国热带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腌渍芥菜 亚硝酸盐 感官性状
年,卷(期) 2004,(3) 所属期刊栏目 公共卫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3-45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155.54
字数 24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727.2004.03.07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久余 11 77 6.0 8.0
2 义家运 15 80 6.0 8.0
3 曾文珍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6)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腌渍芥菜
亚硝酸盐
感官性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热带医学
月刊
1009-9727
46-1064/R
大16开
中国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44号
84-20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8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74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