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丙酸是现代发酵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介绍了该法生产丙酸所需的发酵菌株主要是丙酸杆菌,其发酵工艺主要受溶解氧、碳源、菌株、金属离子浓度及pH值等因素的影响.检测丙酸含量常用的方法有滴定法、pH法、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及液相色谱法等,其中液相色谱法可直接测定丙酸含量,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分析方法.同时指出,选育理想菌株、寻求良好碳源、消除终产物抑制现象及提高产率仍然是发酵法生产丙酸研究的重点.
推荐文章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3-羟基丙酸的研究进展
3-羟基丙酸
基因工程
微生物发酵法
微生物发酵生产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多不饱和脂肪酸
发酵
γ-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二十碳五烯 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油茶籽粕微生物发酵研究进展
油茶籽粕
微生物发酵
脱毒
利用
微生物发酵法产脱落酸的研究进展
脱落酸
倍半萜
发酵
灰葡萄孢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丙酸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江苏调味副食品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生物 丙酸 发酵 研究进展
年,卷(期) 2005,(5) 所属期刊栏目 科技多棱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3,1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02.3
字数 27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481.2005.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为国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67 289 8.0 11.0
2 熊海燕 36 159 7.0 11.0
4 曾东方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17 87 5.0 9.0
5 赵玉凤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13 88 5.0 9.0
6 王存文 12 83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生物
丙酸
发酵
研究进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调味副食品
季刊
1006-8481
32-1235/TS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大学城龙眠大道180号
28-19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8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6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