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大型通用商业分析软件Abaqus及Ansys,计算840D车轮在典型工况下的应力分布.计算分析表明:在坡道制动、机械载荷和停车制动3种典型工况作用下车轮辐板孔外侧处于受压状态,内侧处于受拉状态,而且应力幅值较大,是疲劳薄弱点;坡道制动工况与机械载荷工况的组合作用,是车轮辐板孔边产生高应力的主要因素;在相同制动工况下,车轮辐板孔边应力随着轮辋厚度的减小而增大,随着辐板孔向轮辋偏移量增大而增大;机械载荷工况与坡道制动工况的组合作用是导致各种车轮辐板孔疲劳裂纹萌生的主要原因;机械载荷工况与停车制动工况的组合作用对车轮辐板孔边萌生疲劳裂纹的影响相对较小.
推荐文章
840D货车车轮辐板孔疲劳裂纹研究
840D车轮
辐板孔疲劳裂纹
失效分析
有限元
840D车轮辐板孔裂纹扩展速率的统计分析
车轮
裂纹
扩展速率
统计分析
840D车轮辐板孔边裂纹扩展机理分析
车轮
辐板孔
裂纹
热应力
应力强度因子
有限元分析
货车
地铁车轮辐板热-机疲劳强度分析
车轮辐板
温度场
应力场
疲劳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840D车轮辐板孔裂纹成因的强度及疲劳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车轮 辐板孔 裂纹 疲劳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U270.331|U270.12
字数 34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4632.2005.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基龙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77 790 17.0 22.0
2 习年生 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11 102 6.0 10.0
3 刘敬辉 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10 148 7.0 10.0
4 郑红霞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4 70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车轮
辐板孔
裂纹
疲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