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多孔硅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内部产生巨大的拉伸应力,在裂纹的中心部位拉伸应力可达到0.92 GPa,导致在硅晶体内部较脆弱的部位(如晶界附近)形成微裂纹,多孔硅沿着硅表面缺陷和裂纹区生长.随着刻蚀时间的增加,多孔硅孔隙率增加,拉伸应力进一步增加.正是由于这种残余应力的存在导致了多孔硅发生龟裂现象.
推荐文章
多晶硅薄膜残余应力显微拉曼谱实验分析
拉曼谱
多晶硅
薄膜
残余应力
用局部逐层去除法测量厚壁圆筒的内部残余应力
厚壁圆筒
局部去除法
内部残余应力
多孔硅电学特性研究
多孔硅
双槽电化学腐蚀法
I-V特性
欧姆接触
用于MEMS热敏传感器中绝热层的多孔硅性能研究
热敏传感器
绝热层
多孔硅
绝热性能
力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孔硅内部残余应力的研究
来源期刊 压电与声光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孔硅 化学刻蚀 孔隙率 残余应力 微裂纹
年,卷(期) 2005,(1) 所属期刊栏目 单晶、薄膜及其他功能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TN402
字数 15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2474.2005.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亢一澜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力学系 56 896 16.0 29.0
2 胡明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139 1336 19.0 28.0
3 雷振坤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力学系 7 107 5.0 7.0
4 崔梦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10 123 7.0 10.0
5 田斌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14 269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孔硅
化学刻蚀
孔隙率
残余应力
微裂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压电与声光
双月刊
1004-2474
50-1091/TN
大16开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花园路14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771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