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从芯片结构、晶格匹配和PN结性能三个方面对碲镉汞多色焦平面探测芯片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在三种主要的双色探测芯片结构中,单电极和环孔工艺的双色芯片技术相对比较成熟,高难度的刻蚀技术以及所引起的表面反型是制约双电极或多电极多色探测芯片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环孔技术在发展多色探测芯片方面则有其独到之处,随着探测波段的增加,其工艺难度并没有质的变化.多色探测芯片不同外延层之间的晶格失配以及和Si基衬底之间热失配也是必须加以考虑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在现阶段,Si基直接外延、大面积碲锌镉材料和ZnCdTe/Si复合衬底技术并举仍将是明智的选择.在PN结方面,二代焦平面的成结技术在多色器件的宽带结上尚未能够实现,刻蚀反型和深台面侧面钝化的困难依然存在,这些均制约着器件性能的提高,另外,多色芯片的结构和表面加工工艺也影响着探测芯片的光通量利用率和量子效率.
推荐文章
碲镉汞双色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研究进展
碲镉汞
双色焦平面
双铟柱半平面结构
单铟柱叠层结构
双色信号
同步积分
读出电路
碲镉汞红外双色探测器响应光谱研究
HgCdTe
双色焦平面
光谱特性
结构特性
吸收系数
320×256锗基中波碲镉汞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研究
分子束外延
锗基碲镉汞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环孔工艺的碲镉汞长波红外576×6焦平面探测器组件
环孔技术
碲镉汞
长波红外
576×6焦平面探测器组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碲镉汞多色红外焦平面探测芯片
来源期刊 激光与红外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HgCdTe 多色探测器 红外焦平面
年,卷(期) 2005,(1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4-80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215|TN304.2+5
字数 40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078.2005.1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建荣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材料器件研究中心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HgCdTe
多色探测器
红外焦平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激光与红外
月刊
1001-5078
11-2436/TN
大16开
北京8511信箱《激光与红外》杂志社
2-312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05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47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