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化学共沉淀、高能球磨技术及热压烧结等方法制备出纳米掺杂Ag(SnFe)O2触头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冷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等对合金触头及其燃弧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Fe元素的加入,使SnO2纳米颗粒在550℃以下焙烧制粉和750℃以下块体烧结成型时都未明显长大,保持在20 nm左右,制备的触头合金呈现纳米第二相弥散均匀分布在Ag基体中.在模拟电弧侵蚀试验中,该合金电弧阴极斑点铺展在较大区域,形成多点燃弧形貌,有效降低燃弧时间和电弧电流,分散电弧能量,使阴极斑点没有明显的液体喷溅、Ag的蒸发和第二相的分解,同时非晶的纳米第二相与Ag的润湿性更好,可进一步增加熔体粘度,提高耐电弧侵蚀性能.
推荐文章
Fe掺杂对纳米Ag-SnO2电接触合金润湿性及电性能的影响
Fe掺杂
纳米复合Ag-SnO2
润湿性
耐电压强度
电弧侵蚀
纳米AgSnO2电接触合金的电性能
常压烧结
纳米AgSnO2
耐电压强度
电弧侵蚀
Bi掺杂AgSnO2(12)电接触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Bi掺杂
AgSnO2(12)
电接触材料
粉末冶金法
电性能
粉末预氧化法AgSnO2In2O3电接触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水雾化法
粉末内氧化法
合金内氧化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掺杂Ag(SnFe)O2电接触合金的研究
来源期刊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 纳米(Sn Fe)O2 Ag基电接触合金 电弧侵蚀
年,卷(期) 2005,(11)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工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90-179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201|TG146.4
字数 35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185X.2005.11.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秉钧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92 1302 20.0 31.0
2 陈立成 29 191 8.0 12.0
3 王俊勃 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 136 836 15.0 21.0
5 杨敏鸽 75 478 13.0 17.0
6 张燕 12 91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62)
二级引证文献  (82)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7(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化学共沉淀
纳米(Sn Fe)O2
Ag基电接触合金
电弧侵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月刊
1002-185X
61-1154/TG
大16开
西安市51号信箱
52-17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92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83844
相关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Basic Research Plan in Shaanxi Province of China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