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门坎效应"亦称"不用压力的依从",最初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里得昂提出.他做过这样一种实验:让两名大学生和市郊一些妇女(A组)进行交涉.首先向她们提出个小要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安一个无害的安全行车标志.过两周后,再向她们提出大一点的要求:在她们家的门前竖一块安全行车的大牌子;同时,这两名大学生和市郊的另外一些妇女(B组)也进行交涉--直接向她们提出第二个要求:在她们家的门前竖一块安全行车的大牌子.结果表明:A组妇女接受第二个要求的人占53%,而B组妇女接受第二个要求的人只占22%.它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若接受了别人某一方面的一个要求,也往往容易接受这一方面更大的要求.
推荐文章
巧借导学案,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导学案
构建
高中
语文
高效课堂
巧借情境之力,助力小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情境式'教学
小学英语
应对策略
巧借数形结合思想化解数学解题困境
初中数学
数形结合
解题教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巧借"门坎效应"构建解题平台
来源期刊 中学生物教学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5,(7) 所属期刊栏目 解题辅导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77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生物教学
月刊
1005-2259
61-1256/G4
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校内
52-12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92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2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