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一个小型低速风洞中进行了五种不同布局形式的连接翼方案实验研究.利用油流法研究了三种连接翼的流谱,初步分析了具有连接翼飞机的气流流动机理.为比较,同时对三角翼常规布局方案进行了实验,所有方案使用相类似的隐身布局机身.实验结果表明,连接翼布局有其特有的流型:翼面分前翼、后翼及外翼三部分,其流型受前翼涡、后翼涡、翼端涡、机身边条涡以及它们互相缠绕形成的新涡的控制.这些涡的产生、发展、离体和破裂的情况不同,形成不同方案气动特性的差别.连接翼布局气动特性优于常规翼布局,特别是最大升阻比可达12以上,失速迎角超过30°.通过前后翼后缘操纵面的有利组合,可以达到提高升阻比,满足纵、横向稳定性和操纵性要求的目的.结果显示,具有扁平机身的连接翼方案是一个有潜力的无人机布局形式.
推荐文章
鸭翼对盒式翼布局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盒式翼布局
鸭翼
升力
阻力
升阻比
带升力风扇飞翼布局无人机过渡飞行气动特性研究
升力风扇
飞翼布局
无人机
气动特性
流场
分离控制
前掠角对前掠翼布局气动性能的影响
前掠翼
旋涡
流动机理
极小展弦比弹翼气动特性数值研究
极小展弦比
数值模拟
导弹外形
气动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连接翼布局气动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空气动力学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连接翼 风洞实验 流谱 方案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3-519
页数 7页 分类号 V211+.3
字数 35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1825.2006.04.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光里 12 64 5.0 7.0
2 蔡为民 5 31 3.0 5.0
3 李国文 14 93 5.0 9.0
4 黎军 4 39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38)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连接翼
风洞实验
流谱
方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空气动力学学报
双月刊
0258-1825
51-1192/TK
大16开
四川绵阳211信箱
62-2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5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91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