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学术界对于创建文学史学的议论,已经有些年头了。对此,我们曾有过不少思考。在“中国文学史学史”的国家课题完成及有关专著出版以后,对于文学史学原理的探索,自然提到了更为迫切的议事日程上来。但是,文学史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问?它能否成立?有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呢?这是我们展开这项研究时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推荐文章
浅析文学批评纳入文学史写作的可能性
文学
文学活动
文学批评
文学史写作
文学史观的转变与多民族文学教学
多民族文学
教学
困境
方略
文学史观
尺度
“读图时代”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实践与反思——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传》为例
读图时代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文学史学:对象、性质及其定位
来源期刊 东方丛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文学史学 中国 议事日程 学术界 史学史
年,卷(期) 200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4
页数 20页 分类号 I2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乃斌 上海大学文学院 56 211 6.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学史学
中国
议事日程
学术界
史学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方丛刊
季刊
大32开
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东方丛刊>编辑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