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测定姜经不同处理后VC、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以评价不同处理方法对营养成分VC和有害成分硝酸盐、亚硝酸盐的破坏情况.方法:通过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得的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值来计算所测成分的含量.结果:生姜经煮沸15min后,VC的含量为2.30mg/100g,只有鲜姜中测得的VC的20.65%,而泡姜中VC的含量达5.86mg/100g,为鲜姜中的52.60%;鲜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分别为39338.5mg/100g和0.3046mg/100g,煮姜和泡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都很低.
推荐文章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亚硝酸盐
分光光度法
Griess试剂
酸菜
食品
贮存方法和贮存时间对蔬菜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蔬菜
硝酸盐
亚硝酸盐
贮存方法
贮存时间
食品添加剂硝酸盐、亚硝酸盐检测方法研究
食品添加剂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检测方法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离子色谱法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原子吸收光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鲜姜、煮姜、泡姜中VC、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生姜 VC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年,卷(期) 2006,(10)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检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7-499
页数 3页 分类号 TS2
字数 26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6630.2006.10.1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书华 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42 318 9.0 16.0
2 陈封政 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45 408 11.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6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姜
VC
硝酸盐
亚硝酸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