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诗经》与《楚辞》开拓了花卉入诗的先河,引花入诗、以花喻人、借花言志在我国便成为一种极普遍的文化现象,汉语中的许多花木也因而具有了极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英语国家受西方古典神话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对花木的情结同样悠久而强烈. 植物名词与比喻 比喻,又称譬喻,人们俗称打比方,指描写事物或为了说明道理时,以本体(TENOR)和喻体(VEHICLE)两类不同事物的内在相似点为依据,通过联想,用喻体来描写本体的修辞格.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之一,一个精彩的比喻往往比长篇大论地阐述一个深奥的道理更能让人理解. 一、用于明喻(THE SIMILE) 明喻通常是把被比喻的"本体"和用以比喻的"喻体"同时说出,说明本体事物像喻体事物,中文用"像""似""如",英文用介词LIKE ,连词AS,AS IF,AS...SO,动词SEEM等以及句型A...TO B AS C...TO D等表示"好像"意思的比喻说法就叫明喻. 1)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以"芙蓉如面柳如眉"来表现杨贵妃的美貌; 2)英国诗人彭斯(BURNS ROBERT)脍炙人口的诗《A RED RED ROSE》中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哦,我的爱人像红红的玫瑰,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六月里迎风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