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所有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都可以称为备课。备课是教师把握教材,与文本对话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教师在整合教材、学生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思路、对课堂情况进行预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教学过程中十分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高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电子备课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集体备课则是新课程实施后校本教研的重要方式。因此,如何看待备课.怎样认识各种备课新形态.这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推荐文章
新授课备课清单的使用
新授课
备课清单
教学
对“反思性备课”的若干思考
反思性备课
内涵
重要性
主要内容
实施方法
对反思性备课的若干思考
反思性备课
内涵
重要性
主要内容
实施方法
提高备课能力的理性思考
备课能力
理性思考
研究教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备课新思考
来源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电子备课 新课程实施 课堂教学 文本对话 教学资源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质量
年,卷(期) 2006,(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
页数 2页 分类号 G43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施福荣 16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子备课
新课程实施
课堂教学
文本对话
教学资源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质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历史教学
月刊
1009-3435
44-1142/G4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
46-79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0
总下载数(次)
51
总被引数(次)
2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