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奖励法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疗效.方法:将35例孤独症儿童分为奖励语言训练组(2003-10/2005-05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的20例病例)和对照组(2001-09/2003-10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的15例病例).奖励语言训练组采用奖励法进行语言训练,包括对视、注意力、配对、模仿口部肌肉运动和发音、家庭的强化训练,每项训练均给予奖励,利用奖品训练.训练采用一对一方式,每周训练五六次,45 min/次,疗程为3~6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言语训练,无奖品.训练前后根据CRRC版S-S法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对患儿进行评定,分4个阶段进行,阶段1-事物、事物状态理解困难阶段;阶段2-事物的基础概念阶段;阶段3-对事物用符号理解表达阶段;阶段4-组句(语言规则)阶段.日常生活交流态度评估,共分7大项进行,①对他人行为的注视.②视线交流.③对他人的指示、问候、招呼的反应.④向他人表达意愿.⑤感情起伏的表现.⑥提问-回答关系.⑦特征性言语.疗效评定:语言状态在同一阶段有进步者为好转,上升一阶段者为显效,无进步者为无效.每月评估1次.结果:35例患儿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语言发育阶段评估:治疗前奖励语言训练组和对照组为第1阶段的患者分别为11例(55%)、8例(53.3%)(z=0.097,P=0.934),治疗后仍为第1阶段者分别为1例(5%)、3例(20%),奖励语言训练组有8例达到第3阶段,1例达到第4阶段,而对照组只有1例达到第3阶段(z=2.571,P=0.010),奖励语言训练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z=4.102,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z=1.983,P=0.047).②临床疗效:奖励语言训练组显效14例(70%),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6例(40%),总有效率73.3%(P<0.05).③日常生活交流态度:奖励语言训练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均为交流态度不良(Ⅱ群),治疗后奖励语言训练组19例(95%)交流态度良好,对照组8例(53.3%)交流态度良好(P<0.01).结论:奖励法能充分调动孤独症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对语言表达、语言理解方面效果明显,同时提高孤独症儿童的智力、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奖励法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治疗行之有效.
推荐文章
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个案
孤独症
言语障碍
语言训练
个别化
再谈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
孤独症
手势语
ABA
结构化
听觉统合训练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疗效观察
儿童孤独症
听觉统合训练
语言交流障碍
疗效观察
口部肌肉训练和感知训练治疗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疗效
口部肌肉训练
感知训练
孤独症
语言交流障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奖励法语言训练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交流障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孤独性障碍 奖励 儿童
年,卷(期) 2006,(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9.055
字数 48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10.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盘德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52 597 15.0 22.0
2 周惠嫦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28 244 8.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99)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孤独性障碍
奖励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