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多靶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Au/SiO2纳米多层薄膜.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吸收光谱对Au/SiO2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单层Au/SiO2薄膜中Au沉积时间小于10s时,分散在SiO2中的Au颗粒随Au的沉积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当沉积时间超过10s后,Au颗粒的尺寸几乎不随沉积时间变化,但Au颗粒的形状由网络状结构变为薄膜状结构.[Au(t1)SiO2(600)]×5多层薄膜在540-560nm波长附近有明显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且吸收峰的强度随Au的沉积时间增加而增强.基于修正后的Maxwell-Garnett (M-G)有效媒质理论,讨论了金属颗粒的形状对等离子共振吸收峰的峰位和强度的影响.模拟的吸收光谱与实验吸收光谱形状、趋势及吸收峰位相符合.
推荐文章
三明治结构聚酰亚胺/SiO2纳米复合薄膜电学性能研究
聚酰亚胺
纳米SiO2
三明治结构
耐电晕
介电性能
ZnSe/SiO2复合材料光学吸收特性的研究
ZnSe/SiO2纳米复合材料
光学吸收
光学限幅
TiO2和SiO2纳米掺杂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电学性能研究
聚酰亚胺
光激电流法
纳米复合材料
电学性能
陷阱能级
耐高温无色透明聚酰亚胺/SiO2纳米复合薄膜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耐高温
透明材料
聚酰亚胺
纳米复合材料
低热膨胀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Au/SiO2纳米复合薄膜的微结构及光吸收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尺寸效应 纳米复合薄膜 吸收光谱 有效媒质理论
年,卷(期) 2006,(4)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78-2083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
字数 33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6.04.08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波萍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0 246 9.0 14.0
2 焦力实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17 3.0 4.0
3 张芸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3 2.0 3.0
7 李向阳 21 164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1)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尺寸效应
纳米复合薄膜
吸收光谱
有效媒质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