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鉴于Yuan & Zhao(2005)和Hawkins & Chan(1997)所采用的汉语关系从句中接应代词(及缺位)的分布差异很大,笔者通过依据上述两项研究中的例句所做的问卷调查对此进行了确认,并尝试在不同分布基础上对前者的数据进行重新解释,意在指出中介语接应代词的习得研究应该基于富有解释力的接应代词理论才能获得更有说服力的结论.本文认为,把中介语中使用不合目的语规范的接应代词视为母语迁移的分析过于表象化,因为使用接应代词本质上是自然语言普遍采用的一种处理信息和组织语句的有效策略,应该从语言共性的角度去探究接应代词的语言学本质--挽救语句不合法的最后手段,从而为习得研究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隐喻思维和二语习得
隐喻
二语习得
词汇
文化构建
从语言习得看中介语对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影响
普通话
中介语
偏误分析
对比分析
说汉语儿童早期代词习得
说汉语儿童
个案研究
代词
习得
二语习得视角下的信息化语言学习环境设计原则
二语习得
建构主义
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汉语接应代词的分布差异、中介语习得及其语言学本质
来源期刊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汉语 接应代词 分布 中介语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外语教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5
页数 7页 分类号 H146.2
字数 90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722X.2007.06.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汉语
接应代词
分布
中介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2-722X
41-1164/H
大16开
河南省洛阳市036信箱120号学报编辑部
36-212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3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5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