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浸泡镀敷的方法在多孔硅表面形成了一镀铜层,通过对掺铜前后多孔硅的光致发光(PL)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吸收光谱的研究,讨论了铜在多孔硅表面的吸附对其光致发光的影响.实验表明,掺铜多孔硅的光致发光谱出现两个发光带,其中能量较低的发光带随主发光带变化,并使多孔硅的发光峰位蓝移.多孔硅发光峰住的蓝移,是由于在发生金属淀积的同时伴随着多孔硅表面Si的氧化过程(纳米Si氧化为SiO2)的缘故.
推荐文章
多孔硅的能带变化及光致发光的研究
多孔硅
退火
量子限制模型
含纳米硅氧化硅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
磁控溅射
纳米硅
光致发光
氧化硅薄膜
稀土(Tb,Gd)掺杂多孔硅的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多孔硅
稀土掺杂
光致发光
富纳米硅氮化硅薄膜光致发光机制
纳米硅
氮化硅薄膜
光致发光
发光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掺杂多孔硅的光致发光及其载流子的复合过程
来源期刊 微纳电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多孔硅 光致发光 傅里叶变换红外 浸泡镀敷
年,卷(期) 2007,(9) 所属期刊栏目 纳米材料与结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8-880
页数 3页 分类号 O433|TN304.2
字数 24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776.2007.09.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清 淮海工学院数理科学系 10 16 2.0 3.0
2 于育民 南阳理工学院应用数学系 47 65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孔硅
光致发光
傅里叶变换红外
浸泡镀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纳电子技术
月刊
1671-4776
13-1314/TN
大16开
石家庄市179信箱46分箱
18-60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69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