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合成导电聚吡咯纳米线.利用SEM对聚吡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吡咯单体浓度为0.2 mol/L,电压1.0 V,时间1 600 s的条件下,制得的聚吡咯会有大量的微触手结构出现,且表面光滑,比表面积较大,并初步探究了聚吡咯微触手结构的形成机理.
推荐文章
重离子径迹模板法电化学制备聚吡咯纳米线
聚吡咯纳米线
离子径迹模板
电化学沉积
硅烷自组装膜对制备于多孔性基底上导电聚吡咯薄膜性能的影响
硅烷偶联剂
自组装膜
聚吡咯薄膜
多孔性
分级多孔聚吡咯膜的界面自组装合成与电化学电容性
界面聚合
聚吡咯
表面活性剂
显微结构
自组装
电化学
纳米聚吡咯的合成
聚吡咯
纳米材料
表面活性剂
形貌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组装法合成导电聚吡咯纳米线
来源期刊 电子元件与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自组装法 导电聚吡咯 纳米线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试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B3
字数 24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2028.2007.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立波 27 51 4.0 6.0
2 李东栋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4 20 3.0 4.0
3 朱绪飞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温材料及高温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4 1.0 1.0
4 宋晔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温材料及高温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16 3.0 3.0
5 肖迎红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温材料及高温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有机高分子材料
自组装法
导电聚吡咯
纳米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元件与材料
月刊
1001-2028
51-1241/TN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东二段8号宏明商厦702室
62-3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58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175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