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黑曲霉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摇瓶培养黑曲霉得到纤维素酶粗酶液,测定Cl酶、Cx酶、BG酶的活力,研究温度、pH值、底物浓度、金属离子对不同酶组分活力的影响.[结果]黑曲霉分泌的纤维素酶较全,但不同酶组分的分泌高峰并不一致.Cl酶、BG酶的最适温度为60℃,Cx酶的最适温度为70℃.Cx酶、BG酶最适pH值4~5,C1酶最适pH值在4左右.Cl酶、BG酶随底物浓度升高,活力升高,底物浓度为1.000%时活力最高.Cx酶在底物浓度为0.500%~0.625%时活力最高.Ca2+、Fe2+对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Ba2+、Mn2+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Zn2+、Cu2+对Cx酶、Cl酶活力有抑制作用,对BG酶有激活作用.[结论]不同反应条件对不同酶组分的活力影响各异.黑曲霉纤维素酶系在60~70℃、pH值4~5时最稳定.
推荐文章
产纤维素酶黑曲霉菌的研究进展
黑曲霉菌
纤维素
生物质资源
催化机制
一株米曲霉产纤维素酶条件的优化
米曲霉
固态发酵
纤维素酶活
黑曲霉发酵水稻秸秆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黑曲霉
水稻秸秆
纤维素酶
液体发酵
黑曲霉液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黑曲霉
纤维素酶
液体发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株黑曲霉产纤维素酶的性质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黑曲霉 纤维素酶 性质
年,卷(期) 2007,(36)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46-11747
页数 2页 分类号 Q936
字数 17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7.3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培勇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3 239 10.0 15.0
2 刘执平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9 1.0 1.0
3 李红玉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9 1.0 1.0
4 马学敏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14 2.0 3.0
5 李伟伟 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9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曲霉
纤维素酶
性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