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觉'一说,最初出现于中国佛教的伪经(《金刚三昧经》、《仁王经》)中,但是最有影响的说法,还是《起信论》中有关'本觉'的观念。这一观念在东亚,特别是中国和日本佛教思想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和日本本觉思想都不是《起信论》本觉论的简单沿续,而是有了新的意义扩展。~①本文并非讨论本觉思想的历史,而是集中分析梁译本《起信论》中有关本觉论的思想。讨论中,主要根据古代各《起信论》注家的思想成果,
推荐文章
浅议中国传统译论的哲学思想——"信"
"信"
中国哲学思想
"信、达、雅"
翻译应用
翻译主体修养
全球本土语境下的中国译论史划分
中国译论史
翻译散论期
翻译专论期
翻译综论期
翻译宏论期
试论中国译论脱离实践的倾向及对策
译学研究
西方译论
传统译论
微技巧
论管理育人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管理育人
学生
以人为本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梁译《大乘起信论》的本觉论思想分析
来源期刊 宗教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思想 观念 注家 伪经 分析 起信论 中国 日本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5
页数 13页 分类号 B94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龚隽 中山大学哲学系 27 40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思想
观念
注家
伪经
分析
起信论
中国
日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宗教研究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