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研究旨在完善有机栽培理论.为有机酿酒葡萄栽培的整枝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用CIRAS-2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盆栽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有机栽培条件下,赤霞珠4-5片叶短副梢净光合速率最高;主蔓从茎尖开始3-5叶位Pn就可以达到最大值(10.4μmol·m-2·s-1).但仅为短副梢最大值的50%.赤霞珠东侧叶片在早上8:00时Pn就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12.58μmol·m-2·s-1,但下降较快;朝南叶片上午11:00出现峰值(9.73gmol·m-2·s-1);西侧叶片在16:00虽然也出现峰值(7.59μmol·m-2·s-1),但只是南侧叶片峰值的72.6%.赤霞珠光饱和点(LSP)为97μmol·m-2·s-1,光补偿点(LCP)为31.9μmol·m-2·s-1.CO2对赤霞珠光合速率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赤霞珠CO2补偿点(CCP)为56μL·L-1,CO2饱和点为1290μmol·m-2·s-1.
推荐文章
赤霞珠葡萄光合-光响应曲线拟合模型的比较分析
葡萄
光响应曲线
表观量子效率
生理因子
赤霞珠净光合速率随物候期变化趋势的研究
赤霞珠
物候期
净光合速率
留梢量对赤霞珠葡萄生长结果的影响
赤霞珠葡萄
留梢量
浆果品质
砧木对‘赤霞珠’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赤霞珠
砧木
生长
品质
葡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赤霞珠葡萄光合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赤霞珠 光合特性 有机栽培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0-7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S663.1
字数 26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700.2008.06.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晨霞 68 495 12.0 18.0
2 程建军 25 159 7.0 12.0
3 吴晓云 39 196 7.0 12.0
4 王月英 19 177 5.0 13.0
5 黄广学 35 46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赤霞珠
光合特性
有机栽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700
21-1134/S
大16开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7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87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