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翻译体”这个说法源于翻译学,也被称为“翻译腔”,即“在翻译中忽视语序差异、形态差异、用词倾向上的差异而未作相应转换的译文”。换句话说,翻译学中的“翻译体”指的是就是在语法和词语方面迁就原文,对中文的语法和词语系统进行了一种有限改造的译文。而汉语诗歌写作的“翻译体”则可以定义为:在汉语诗歌的写作中,较深程度的采用未深入汉语生活、缺乏反复体验的外来词语和语法而形成的诗歌风格。在当代诗歌写作者中,臧棣、钟鸣、王家新等人是这种语言风格的代表人物。
推荐文章
互文性在诗歌翻译中的运用
互文性理论
诗歌翻译
音韵
意象
文化图式与诗歌翻译
文化图式
诗歌翻译
翻译策略
诗歌翻译的意味与意境
超越
空白
象外
意味
意境
虚实
论汉语古典诗歌魅力之所在
汉语古典诗歌
魅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议汉语诗歌写作中的“翻译体”
来源期刊 中外诗歌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汉语诗歌 诗歌写作 翻译体 外来词语 诗歌风格 当代诗歌 代表人物 语言风格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48
页数 2页 分类号 I04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汉语诗歌
诗歌写作
翻译体
外来词语
诗歌风格
当代诗歌
代表人物
语言风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诗歌研究
季刊
重庆北碚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版文献量(篇)
323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