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下承式钢桁半结合桥横梁的面外弯曲和混凝土桥面板受拉的问题,以64和96 m下承式钢桁半结合桥为例,对3种现浇混凝土板施工方法桥面系的受力状态进行计算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由跨中向两端逐个节间固联纵、横梁后再浇筑混凝土板的方法,可使横梁的面外弯矩大幅度减少.据此提出预制板不设纵梁和待混凝土预制板全部上桥就位并释放横梁面外弯曲后再固联纵梁与横梁的2种施工方法.采用这2种施工方法可以基本消除一期恒载作用下横梁的面外弯矩和混凝土板中的轴向拉应力,如果再加上压重等措施,则可进一步消除或减少二期恒载和活载引起的横梁面外弯矩和混凝土板中的轴向拉应力.
推荐文章
下承式钢桁结合梁在竖向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分析
下承式钢桁结合梁桥
有限元
受力性能
下承式半结合钢桁结合梁桥第一系统受力性能
第一系统
纵向力
分配系数
钢桁结合梁
高速铁路
下承式钢桁结合梁温度效应分析
下承式钢桁结合梁桥
温度荷载
结构响应
连续钢桁结合梁桥桥面系受力状态及与桥面系刚度的关系
连续钢桁结合梁桥
桥面系
受力状态
刚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下承式钢桁半结合桥桥面系的受力状态及改善方法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钢桁半结合桥 施工方法 横梁 面外弯曲 混凝土桥面板 轴向拉应力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8
页数 6页 分类号 U448.211|U448.53
字数 27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4632.2008.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晔芝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38 394 11.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6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钢桁半结合桥
施工方法
横梁
面外弯曲
混凝土桥面板
轴向拉应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