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论文主要分析了SiN4/SiO2叠层栅MOS电容总剂量效应,叠层栅MOS电容中SiO2为20nm,Si3N4厚度分别为40nm和110nm,通过辐照前后电容CV曲线的对比分析,发现CV曲线的正方向漂移主要是由于界面态电荷的作用,同时氧化物俘获电荷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发现叠层栅中Si3N4越厚,将产生越多的界面态电荷和氧化物俘获电荷.
推荐文章
Si/SiO2及Si/SiO2/Si3N4系统的总剂量辐射损伤
MOS电容
氧化物电荷
界面态
能量分布
辐射损伤
恒压应力下超薄Si3N4/SiO2叠层栅介质与SiO2栅介质寿命比较
恒压应力
超薄Si3N4/SiO2叠层栅介质
超薄SiO2栅介质
栅介质寿命预测
烟煤与SiO2合成SiC和Si3N4超细粉的研究
烟煤
合成
SiC和Si3N4
超细粉
退火温度对PECVD法制备SiO2/Si3N4光学薄膜性能的影响
减反射膜
GaAs基太阳能电池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退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i3 N4/SiO2叠层栅MOS电容抗辐照总剂量研究
来源期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叠层栅 界面态电荷 氧化物俘获电荷 电容
年,卷(期) 200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4-756,77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86
字数 15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0934.2008.04.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海潮和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72 277 9.0 13.0
2 刘刚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207 2369 24.0 40.0
3 王立新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97 1160 17.0 30.0
4 陆江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2 42 4.0 6.0
5 刘梦新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6 70 5.0 7.0
6 蔡小五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5 3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叠层栅
界面态电荷
氧化物俘获电荷
电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双月刊
0258-0934
11-2016/TL
大16开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宏达南路3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79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