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丙烯酰胺(AcA)生成的水相模型,研究非还原性糖对其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根据AcA的形成机理用天门冬酰胺和葡萄糖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高含量的AcA,添加3种还原性糖(果糖、半乳糖、麦芽糖)和5种非还原性糖(木糖醇、甘露醇、海藻糖、蔗糖、山梨醇)研究抑制效果.结果 确定了生成AcA的最佳务件为0.1mmol天门冬酰胺(0.015 g)、0.1 mmol葡萄糖(0.020 g)、蒸馏水(10μl)于干燥葙中160℃反应30 min.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对AcA生成的抑制率分别为43%、16%、6%,海藻糖对AcA的抑制率为60%.结论 非还原性糖中除蔗糖外都对AcA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海藻糖和甘露醇是最佳抑制性添加荆.
推荐文章
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及减少措施
油炸食品
丙烯酰胺
形成
减少措施
三唑巴坦对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三唑巴坦
β-内酰胺酶
IRBLs
半数抑菌浓度(IC50)
抑制常数(Ki)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还原性糖对丙烯酰胺形成的抑制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丙烯酰胺 非还原性糖 模型,结构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15|O623.626
字数 34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456.2008.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永 31 300 8.0 16.0
2 孙长颢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82 1446 18.0 27.0
3 侯咏 10 78 5.0 8.0
7 杨丽炜 15 51 4.0 6.0
8 扬长志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28)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丙烯酰胺
非还原性糖
模型,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双月刊
1004-8456
11-3156/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37号2号楼501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957
论文1v1指导